陈奇志
长桥卧影,波上寒烟冷。曾送茶商翻峻岭,今隐苔痕幽静。
风吟柳岸空蒙,残阳染透霞红。千载沧桑阅尽,犹传楚地遗风。
注:全国文物普查发现临湘市境内幸存明清时期桥梁65座,古桥为万里茶道临湘段的遗存。
长长的古桥卧在水面,倒映出模糊的影子,水波上寒烟弥漫,透着清冷的气息。这座桥曾经送别无数茶商,看着他们翻过山岭远去;如今却被青苔遮掩,藏在幽静的角落。
微风在柳岸间低吟,水汽朦胧一片;夕阳将天边的云霞染得通红。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化,古桥全都看在眼里,至今仍传递着楚地特有的风情与韵味。
《清平乐・临湘古桥吟》一阕,以简淡之笔,写尽临湘古桥千载风云。起句“长桥卧影,波上寒烟冷”,十字绘出静境。“卧影”状桥之安闲,“寒烟冷”染水之清寂,两两相照,顿生幽远之思。
继写桥之今昔。“曾送茶商翻峻岭”,点出古桥为万里茶道遗存,当年车马云集、蹄声震谷之景,尽在“送”字中;“今隐苔痕幽静”,转写当下,苔藓侵阶,人迹罕至,盛衰之变,见于言外。
下片拓开境界。“风吟柳岸空蒙”,风拂柳丝,烟水迷离,是画之远韵;“残阳染透霞红”,晚照熔金,云霞似燃,是色之浓丽。动静相衬,光影交织,古桥立于此间,如阅世之老者。
结句“千载沧桑阅尽,犹传楚地遗风”,振起全篇。桥虽老,而楚地文脉未绝;时虽移,而茶道精神尚存。六十五座古桥,皆为此词注脚。通篇不事雕琢,而气韵自足,盖因寄情于物,托志于史也。
(临湘白石茶业茶文化研究中心)
COPYRIGHT © tiancheli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临湘市白石千车岭茶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湘ICP备15019312号